第六十七章 身在网中不自知-《金钏逐波江水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虽说没有行拜师仪式,以后柳叶对江遥口口声声喊师父。

    江遥也随便她,他住在这里,师出有名。以后还要带她行走江湖,更方便些。

    太子李永身边亲近的几十人,被父王一怒之下杖杀。母妃随之也撒手人寰,母妃离开因他而起。

    连着几晚李永夜不能寐,只要一闭眼,他熟悉的面孔就会浮现眼前。

    母妃憔悴的病容指责他,那些血肉模糊的面容,则向他哭诉死的悲惨冤屈…

    烛火整宿不熄灭,宫女、内侍整晚陪在他身边,看护他。饶是这样,他仍然时不时一身冷汗从梦中惊醒。

    他的恐惧和无助无处诉说。母妃是唯一的依靠,可是母妃走了。带着对他的失望,不满、埋怨,母妃撒手人寰。

    他无人可以倾诉。他是未来的天子,上天之子,凡人的弱点他都不应该有。

    所以他耽于游乐,会连累几十条性命。他若是表现出恐惧不安,父王对他会更加失望!

    父王即便对他心存怜爱。在杨贤妃喋喋不休的鼓动下,那一丝少得可怜的怜爱,也被恨其不争取代。

    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以未来的天子,能承担大唐国运的未来天子标准,严格要求他,对他寄予厚望。

    他们不愿意看到,他们付诸心血悉心栽培的未来天子,他和常人一样,流于凡俗,泯与众人。

    他是天命所授,同龄孩子所有的胆怯软弱,他们不希望出现在未来天子身上。

    李永躲在寝殿里,像一只在黑夜迷失方向的小兽,不知该何去何从。

    李永躲在少阳院的寝殿,瑟瑟发抖。文宗则是在太和殿,整日借酒浇愁。

    文宗醉眼迷离问马元亮:“朕,是不是做得有些过了?”

    马元亮心疼文宗,哭泣回答:“陛下为了大唐江山,不得已而为之。太子有一天,终究会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。”

    文宗硬下心肠,要给李永刻骨铭心教训。没去少阳院看望儿子,也没有宣召太子来太和殿。

    仇士良亲自挑人选,派到李永身边的太监陈克良,比刘明还机灵。

    陈克良去太子身边前,仇士良面授机宜:“太子年少,对于少年什么最重要?开心,快乐,无忧无虑。想要太子开心,就需要投其所好。要玩什么尽量满足,声色口腹之欲,保障太子是第一位的。至于学业嘛,顺其自然,不必勉强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